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优势> 《中国古代官德故事》之“铁面无私的包拯”
  • 《中国古代官德故事》之“铁面无私的包拯”
  • 2022-07-03 06:04:58
  • 铁面无私的意思

    铁面无私的包拯


    位于合肥市肥东县包拯塑像

    包拯(995-1062),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他是北宋名臣,也是中国古代清官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作为一名影响了中国达千年之久的历史人物,包拯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断案如神的“包清天”。

    包拯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包士通曾担任过合肥县尉,父亲包令仪官至朝散大夫、工部虞部司员外郎,主管水土资源、养殖狩猎、金银矿石开采等,,虽然品阶不高,只有从六品,但是握有一定的实权。

    小时候,包拯在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下,对父母非常孝顺。他中进士之后,因为父母的年事已高,不忍远离家乡为官,遂在家中侍奉父母,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之后,オ在十年之后出仕为官,这时候,包拯已经四十多岁了。

    在宋仁宗当政期间,包拯进士及第之后,从知县做起,历任知县、知州、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后调至京城汴梁,出任谏议大夫、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直至龙图阁直学士、枢密副使等要职。

    铁面无私的意思 步入官场之后,包拯被任命为大理寺丞,知天长县。据《续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包拯刚到天长县不久之后,就遇到了一件很棘手的案子。“拯尝知天长县,有诉盗割牛舌者,拯使归屠其牛,鬻之。既而又有告杀牛者,拯日:“何为割某家牛舌而又告之?'盗者惊服。”大意是说有一个农民来告状,说有人偷割了他家耕牛的舌头。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犯法的,要受到重责。但是,包拯对告状的说,让他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那人回家后,便把耕牛杀了。结果,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杀牛的农民。包拯当堂反问:“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了?”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责问弄的惊慌失措起来,最后如实招供,是因为和耕牛的主人有仇隙,所以才这么做。这种心理战术,至今仍被司法审讯广泛运用。其实在北宋的各种史料当中,关于包拯断案的实例并没有太多的记载。而后世百姓所深信的包青天“日断阳,夜断阴”的形象主要是来自明清各种公案小说的杜撰。

    1040年,三年知县任满之后,包拯被任命为殿中丞,调至端州任知州。在端州的这三年里,包拯清廉公正、铁面无私的名声渐渐彰显。端州盛产端观,乃四大名砚之首。这端砚历来被当作朝廷的贡品,乃是宋朝土大夫最珍爱的时髦奢华用品。也正因为如此,历任端州知州的官员,都会在贡砚的规定数量之外,额外再加征几十倍的数额,用来贿赂朝中权贵,“打点”关系,所以百姓苦不堪言。包拯一上任,就下令征收贡砚严禁超出国家标准,严禁搜刮民脂民膏。有些达官贵人来送礼,要他收回成命,甚至对他威胁,包拯却置之不理。当包拯离任的时候,他没有带走一方端砚,“岁满不持一砚归”。因此他在端州得罪了许多达官贵人,却赢得了当地百姓的高度认可。

    戏曲中塑造的包拯形象

    公元1044年,包拯调任监察御史,掌“度支判官,三司户部判官”,从史料记载来看,这是一个主掌全国财赋的官职,所以,包拯一生的主要精力其实并不像民间传说的那样,放在决狱断案上,而是一直在担任谏官和财政官员。

    ,刚好赶上范仲淹等人施行“庆历新政”。范仲淹通过举贤任能、裁减冗员等一系列的革新,希望改变当朝官员人浮于事的冗滥滥作风。这不可避免地触及一些既得利益者。朝廷因此而陷入不同党派的纷争,守旧派改革派之间闹得不可开交。当时,推荐包拯到京城任职的是守旧派大臣王拱臣,从常理上来说,守旧派对包拯有知遇之恩,包拯应该站在守旧派这边。但他却并未急着表态,也不参与党争。

    守旧派的各位大佬也没有把这个刚刚从乡下来的无名小卒放在眼里,更没指望他能有什么作为。可是,包拯突然上奏折抨击了范仲淹新政中人事制度改革的某些瑕疵,一针见血,力道十足。这顿时让守旧派士气大振,为刚刚加入的生力军惊喜莫名。

    可是,包拯这样做,并非出于私心,而是出于公心。庆历新政失败之后,新政被废,保守派的官员还没来得及庆祝,包拯却又突然上奏折建议皇帝保留范仲淹关于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系列政策,因为这些政策是对国家有利的。这一下,又将保守派给彻底打懵了,搞不懂包拯是不是脑袋有问题。

    但是,包拯就是这种嶙峋峭直的性格,他一心为国,铁面无私,凡事只论对错,不与人苟合,不伪辞悦人。包拯是一个孤臣、一个直臣、也是一个贤臣。他曾经因为各种正当的原因弹劾过的朝廷重臣和当朝权贵中,被降职、被罢官、被法办的达三四十人。

    酷吏王逵凶很残暴,手段酷烈。包拯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先后七次弹効王逵,最终把他拉下马;仁宗最亲信的太监阎士良“监守自盗”同样遭到包拯的严厉弹劾;他更是连续四次弹劾皇亲郭承佑。

    当时,宋仁宗专宠张贵妃,欲将张贵妃堂伯张尧佐封为“节度使兼宣徽两院使”。包拯据理力争,认为张尧佐本来是无能的人,却凭借裙带关系幸进,这是不符合朝廷法度的。其他大臣们也纷纷跟随包拯进谏。但是,宋仁宗顶住了压力,还是升了张尧佐的职位。包拯在三天之内再次弹効,直言不讳地大骂“国丈”是“盛世垃圾,白昼魔鬼”。宋仁宗十分恼火,跟包拯怄气,想要一意孤行。包拯在和宋仁宗廷辩的时候,因为一时激动,唾沫溅得宋仁宗满脸都是。气得宋仁宗拂袖而去。回宫之后,张贵妃来打探消息,宋仁宗发脾气道:“包拯的口水都喷到我脸上来了,你却只知道帮你伯父讨要宣徽使的官职!宣徽使,宣徽使,你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使吗?”最后,宋仁宗想用缓兵之计,暂时答应外戚不得担任宣微使的建议。几个月之后,当宋仁宗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时候,包拯再次站了出来,继续弹劾,一弹再弹,让宋仁宗下不了台。最后宋仁宗迫不得已之下,只得撤销了这个任命。

    包拯这股子牛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披肝沥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怨仇”。包拯一生从不拉党结派,以至于“故人、亲党皆绝之”。

    在开封府的阶段中,包拯“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据《宋史・包拯传》记载:“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影视剧中塑造的包拯形象

    后来包拯晋级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理检使,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当时,大宋的财政部长“三司使”张方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假公济私。有个叫刘保衡的商人开了间酒坊,因为经营不善,欠下官府的小麦,折合现钱一百多万贯。刘保衡拿不出钱还债,张方平便下令刘保衡变卖家产抵偿欠债,张方平自己却用极低的价格“买”下了刘保衡的家产。包拯认为张方平利用职权,巧取豪夺,罪不容恕,于是上书皇帝,参了张方平一本,张方平因此被罢了官。不久,宋祁接替了张方平三司使的职务,但是宋祁的人品也不怎么样,于是包拯又继续弹劾宋祁,导致宋祁又被罢免。

    朝廷任命包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暂时兼任了财政部长的职务。那时候,欧阳修带着怀疑说:“包拯接连告倒了张方平和宋祁,这其实是因为他自己贪恋财政部长的肥缺。“包拯并不以为然,他在财政部长的位置上,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努力保障百姓的利益,减轻百姓的负担。

    1062年7月,包拯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包拯的一生铁面无私、疾恶如仇、刚毅耿直,敢于打击权贵豪门勢力。他对后代要求极严格,凡是包氏子孙中当官的,如有贪赃枉法,活着不得归本家,死后也不能葬包家祖坟,“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正因为包拯一生廉洁清正,无私,才能在百姓的心目中树立起一座崇高的丰碑。,百姓怀念他;,老百姓更怀念他。

    包公祠内

    中国古代官德故事》由安徽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项纯文教授主编,黎志、高杨参与编写。讲述中国“古代官德修养”是深深地植根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被世代炎黄子孙奉为至宝的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又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孕育出了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因果传灯,互相促进。

    中国古代官德故事》运用人物案例,讲述了一批赫赫有名的古代官员的官德故事,以此作为当今官员的修养借鉴,为官参考,也供各界读者阅读了解。



    铁面无私的意思 关注传统文化,描绘多彩人生